姑苏实验室未来产业临界点技术项目征集指南
发布时间:2024-12-20
姑苏实验室成立于2020年6月30日,是首批“江苏省实验室”。姑苏实验室聚焦双碳战略关键材料、后摩尔时代关键设备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聚高端人才、建设研发平台、攻关核心技术、培育创新企业,目标建设成为苏州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平台。2023年11月,苏州市政府在姑苏实验室基础上布局成立苏州未来产业研究院。
2025年度,姑苏实验室面向海内外择优支持契合苏州未来产业研究院重点攻关领域和苏州产业发展导向临界点技术项目,诚邀企业和团队申报。项目征集指南如下:
一、项目领域
以材料科学与技术为核心,重点面向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空间等领域,开展临界点技术攻关,加速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未来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产业技术领域
产业领域 | 产业方向 |
未来材料 | 纳米材料、超导材料、超材料、智能仿生材料、3D打印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及产业应用 |
未来能源 | 氢能、光伏、新型储能、新型电池、生物质能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器件与装备及产业应用 |
未来信息 | 下一代通信技术、卫星互联网、量子技术、光子技术、宽禁带半导体、智能传感、通用人工智能、专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器件与装备及产业应用 |
未来制造 | 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原子制造等领域的核心软件和关键材料、器件与装备及产业应用 |
未来健康 | 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学、人工器官、再生医学、先进递送与微环境调控、放射性药物、脑机接口、医学人工智能、先进诊疗、生物信息融合(IT+BT)、高端医疗器械及高值耗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器件与装备及产业应用 |
未来空间 | 深海、深地、空天、低空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器件与装备及产业应用 |
二、项目类型
分为公共平台项目、联合攻关项目和概念验证项目。
(一)公共平台项目
1.项目来源。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项目团队。
2.项目投入。项目总经费200-4000万,申请单位投入不低于50%,实验室投入不超过50%,双方投入包括设备、经费、人员、场地等。申请单位经费注入实验室账户,与实验室配套经费共同建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独立核算。重大项目一事一议。
3.项目周期。3-5年。
4.项目标准。⑴聚焦临界点技术;⑵开放共享,服务产业和企业。
5.成果激励。平台产生的成果和服务收入由出资方共有。
(二)联合攻关项目
1.项目来源。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项目团队。
2.项目投入。项目总经费200-2000万,申请单位投入不低于50%,实验室投入不超过50%。申请单位经费注入实验室账户,与实验室配套经费共同建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独立核算。重大项目一事一议。
3.项目周期。2-3年。
4.项目标准。⑴聚焦临界点技术;⑵目标产品具有明确市场需求,能够形成规模销售。
5.成果激励。合作期间产生的成果由出资方共有。
(三)概念验证项目
1.项目来源。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项目团队。
2.项目投入。项目总经费10-200万,申请项目团队入驻实验室Future+孵化器开展项目研发活动。重大项目一事一议。
3.项目周期。1-2年。
4.项目标准。⑴聚焦临界点技术;⑵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突破产业创新升级。
5.成果激励。合作期间产生的成果由出资方共有。
三、运行管理
(一)项目管理。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全面管理,包括目标规划、实施方案、研发经费使用及合规管理等。
(二)项目执行。项目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及任务书所约定的规划、目标及阶段性任务开展相应的工作,项目目标应包含明确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
(三)项目考核。实验室按半年度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评价指标主要参照项目实施方案及任务书,考察项目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
四、条件保障
实验室将全方位提供人员、资金、设备、场地等支撑服务;在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保障合作团队利益;鼓励合作企业或团队项目执行期内在苏州成立法人主体,实验室将积极协助争取各级政策支持。
五、征集流程
(一) 申报单位登录姑苏实验室合作交流平台(https://www.gusulab.ac.cn/list/120)下载填写《项目申请表》和《公共平台项目申报书》、《联合攻关项目申报书》 或《概念验证项目申报书》【长期有效】。
(二)项目申请表电子版发送至实验室邮箱:ljdxm@gusulab.ac.cn
(三)项目常年征集,按照“成熟一批、论证一批、启动一批”实施。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宏龙、乔晓峰;
联系电话:0512-66600192;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纳米大学科技园F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