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数据驱动的新材料产业开发论坛在苏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27

蔡姝雯 2021/10/27 23:03来源:交汇点

交汇点讯 10月27日下午,第三届“数据驱动的新材料产业开发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数据驱动的物质科学研究、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新材料理性设计等前沿科学问题与产业尖端技术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本届论坛为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分论坛之一,由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的积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逐步成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材料设计的成果开始大量涌现,以材料大数据驱动的新材料研发模式,正在成为行业研究者的共识。作为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受到下游应用场景的极大制约,但是5G、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等快速发展,给材料行业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

“大数据驱动的新材料研究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执行主任杨辉在开幕致辞中说,作为材料领域的重大科创平台,姑苏实验室积极构建“科学-技术-工程”融通创新机制,立足材料科技创新,致力于解决国际前沿、国家任务和产业需求三者交汇区的“卡脖子”问题和产业前瞻性需求。目前,姑苏实验室已立项多个涉及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材料研究的项目,将继续发挥好姑苏实验室的创新平台功能,承担更多科创使命。

“物质科学正在走向数字时代。”论坛上,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院长、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教授陆卫作相关主题报告时指出,目前,物质合成、生命科学、能源催化、功能材料等物质的研究都需要借助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计算。研究者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结合大数据,通过计算模拟指导和优化实验研究,来提高预测效率和准确性。他举例道,机数量子与上海科技大学就实验室数据管理问题合作,重点破解了数据挖掘的实验数据量不足的难题,通过数据整理,破解数据泛在、数据孤岛等顽症,提升数据直接应用的效能,增强数据输入者主动提交数据的积极性。他认为,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获取与AI处理将为微纳电子数字材料与器件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未来数据价值不可估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杰青江俊带领团队提出了“机器科学家”这一概念,并认为“机器科学家”将帮助人类科学家突破思维局限,从融合了底层规则的数据中,学习建立有效的复杂模型,指导化学实践。他介绍,目前团队已开发了特色的电偶极矩算法和相关描述符,建立了材料结构、化学特性与光谱数据库,发展了机器学习预测软件,并结合理论知识帮助光谱获得难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跟踪复杂体系演化、揭示复杂体系的构效关系,而构效关系将带领研究者走通数据驱动的新材料研发范式。“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力和支撑性强的特点,以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的研究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他说。

论坛上,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温晓东、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深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鸿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王音、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材料研发高级工程师崔伟、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杨小渝等专家,还分别就《走向数据积累的铁基催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云原生时代下AI辅助的材料设计》、《多尺度材料仿真技术进展》、《通过高通量计算研究电池材料》、《MatCloud+材料云:计算、数据、AI驱动的新材料研发》作报告,展示了材料大数据驱动下新材料的创新研发成果和产业应用案例,在会场引发热烈反响。

发展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各个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本届论坛针对大数据驱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将有效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研究员、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忻表示,机数量子旨在成为引领量子化学方向、深耕材料大数据行业的开拓者、领航者,已率先建立材料创新研究平台,设计了国内第一个材料知识图谱,建成国内最大的材料数据库,在材料收集、化学特性数据库构建、数据智能分析、材料模拟设计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截止目前已为贵州磷化集团、北京泊菲莱、上海建材集团等企业及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提供材料设计和数据服务,累计为合作企业节约成本近亿元。“未来,我们将努力结合量子化学与数据科学,赋能传统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编辑: 蒋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