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认知系统和信息处理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1-22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委会、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承办,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协办的“第六届认知系统和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于11月20日-21日隆重召开,因为疫情影响,本届会议采用线上方式举办。

01

11月21日上午的主会场由清华大学刘华平教授主持,四位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报告。

第一场是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张钹院士带来的“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大会主旨报告。张院士首先简单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然后详细解释了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理念——安全、可信、可靠和可扩展人工智能技术。张院士认为人工智能的目标应该是利用机器来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而不是去模拟人类智能。张钹院士还介绍了当前国际上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研究情况,以及OpenAI以及悟道大规模预训练系统的研究情况。

第二场是由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教授带来的“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脑科学+AI+智能超算的前沿应用场景”报告。陈院士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包括碳中和、智能健康、文创、交通、安防、农业、教育、制造、环保、金融等。其中陈院士重点提到智能医疗,其团队正在研究忧郁症跟帕金森临床检测系统。 

第三场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耀南教授带来的“智能自主作业机器人技术运用及发展趋势”报告。报告的内容介绍了智能自主机器人的发展背景及意义,以及目前研究的一些现状和面临的一些挑战。王院士认为自主作业机器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人工智能、复杂系统、信息论、控制论、机械电子、模式识别和人机学等多学科。自主作业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典范,即感知、认知、执行于一体,是对自然界生物个体行为的模拟。自主作业机器人能够有效的促进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高,提供更高的价值。

第四场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孙立宁教授分享的“微纳米机器人研究“报告。在演讲中,孙教授分享了微纳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挑战问题和团队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尤其强调了跨学科交叉对于研究的重要性。

02

11月21日下午的主会场由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杨磊副院长主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英特尔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益民博士,珞石机器人CTO韩峰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特别研究员刘华平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吴新宇研究员,武汉大学郭宇铮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分享。

03

本次大会为了推动人工智能驱动新材料发现的产业落地,特别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产业分析机构亿欧的分析师秦志豪先生发布《AI材料科学产业图谱》,对当前中国AI材料科学的产业现状进行了解说。AI+范式下材料科学将成为材料科学主要研究范式。为此大会特别邀请了横跨产业界和科学界的专家,包括王彬博士、陈忻教授、覃一发博士、深势科技CEO孙伟杰四位展开了热烈精彩的讨论,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04

下午AwardAlgorithmVisionRobotics & Application四个分会场的报告同步进行。此次ICCSIP国际会议共录用了40篇论文,录用率39%。最终通过ICCSIP大会评奖委员委会评选,论文“A Tensor-based frequency features combination method for brain-computer interface”获得“ Best Paper Award”。论文“Multiple granularities with gradual transition network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获得了“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此次会议全程线上累计关注观众达到上万人次。再次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

05

附:第六届认知系统和信息处理国际会议 (ICCSIP 2021)视频合集

链接:www.koushare.com/courseTopicInfo/i/gusulab/2

周六11.20下午:机器人智能论坛

链接:www.koushare.com/lives/room/170859

  长按二维码


周日11.21 ICCSIP2021大会主议程

链接:www.koushare.com/lives/room/058489

长按二维码